一、有谁知道这种毛衣图案织法,请告诉我,越详细越好!
这个是美国大平针.
花共四行,三针
第一行:全上针
第二行:第一针下针,第二针滑针(不是简单的滑针,而是把刚才的上针挑开了),第三针下针
第三行:第一针上针,第二针伏针(不打,只是把线从后面绕过去),第三针上针
第四行:全下针
……依次类推
滑针和伏针按括号里的说明织,试试看.
二、从上往下织毛衣图(怎么加针))
先领会一个概念:从上往下织就是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织的程序颠倒一下。
第1步:当然是起针了。不同的是这是衣领的针数。我们假设是起150针。(如图最内圈)
第2步:领子织好后,假想把150针分成50、25、50、25四份,即前后左右片。(如图中四条虚线)
第3步:可以放针了。在每两片的中间留出4针,在这4针的左右放针,每隔一圈左右各放1针。连续几圈织下来后,就可以看到以4根辫子区别清楚的前后左右4片了。(如图箭头指的就是放针处,是上下下上4针,有时为了好看,可以在这儿多留几针,设计织个麻花辫什么的。)
第4步:直到放到大小合适(如图外圈,各片是100、75、100、75),就可以把左右作为袖子、前后作为衣服分开织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腋下开始织时最好一下子多放几针,约8-10针吧。
第5步:就一直织下去,没变化了,衣、袖都织到应有的长度,就OK啦,完工。
不过有一点要指出,这样织法织成的毛衣不分前后片,孩子可能穿了会觉得领子不大舒服。要想分前后片,请看下图:
领子织好后,在后片50针选出A、B点,A-B实线圈约120针,A-B虚线圈约30针,沿A-B实线圈来回织,每一次回到A或B点就挑出虚线圈上的一针加上去织,直到前后片领子相差约2寸左右,就可以把虚线圈上所有的针挑出来,围成圆圈织了。要注意的是,这个来回织的过程中,前图所示的4个放针处还是一样要放针的。
实例介绍:
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以多年前织的黄色毛衣为例
1、领子起头。
以128针为例吧,这样好说明。两针下、两针上的双螺纹,领子的高度和式样可自己选择,领子的高度够了就开始织身体部分了。
2、分针。
把128针减掉8针,也就是120针,平均分成三份,每份40针,一份当作前身、一份后身、另外一份的各1/2当作两只袖子,每只袖子20针。每份之间用两针下针小辫相隔,四条小辫正好8针,合起来128针。
3、织身的部分。
开始织身的部分转圈织,4条小辫两侧每两行各加针一针。为了加针方便,可在加针的地方做个记号,我的方法是别个曲别针。前身的图案可自己选择,我手懒,都是随便拧几个麻花辫,为的是孩子前后身好区分。
织的时候主要注意加针,这样会有四条明显的斜着的小辫子。小辫子织到19CM(女儿毛衣,身高160CM),成人适当加长,我的毛衣(身高170CM)一般织到21CM。
4、留领窝
把后片的针数单独织出一寸左右,为的是后片比前片高,等于留出领窝。
5、分针
袖子的针数单独留出来。前后身两片合在一起,合时在前后片之间各加出10针左右,根据胖瘦可适当调整加针针数。
6、这样就可以分别开始织身和袖子,先织身的部分比较好。身的部分织到够长,再织松紧边就收针。袖子织时把加出的10针挑起来一起织,刚开始每三行减两针,把加的针数减掉,然后再每五、六行减两针,织到够长即可。
这是俺画的分针的草图,怕说不清楚,供参考
背面可看到怎么留出领窝。
第二种方法,大同小异,以蓝色毛衣为例。
还是先织领子,这次织的是高领,领子高度够了,开始分针织身。分针的方法同第一种一样,也是分成三份。
唯一不同的就是,开始织身的时候,从后片开始织,先织后片的40针,织到袖子的针数时,每次带上四针,然后翻过头往回织,(就是织单片的方法,不是转圈织)织到另外一只袖子时,都是带上四针,这样反复,直到把袖子的针数都带上。
织的过程中,千万别忘了在后片2个小辫子的两侧加针,加针方法也是每两行在两侧各加一针。这样后片就单独织了有一寸左右,领窝就织好了,然后就可以和前身的针数一起转圈织了,织到小辫长度够了(指的是前身的小辫,后身的小辫会稍长一些)就可以分针了。后面的方法同第一种一样。
唯一不同的就是领窝的方法稍有不同,我个人更喜欢这一种,这种织出的毛衣领窝更服帖合适,后面看起来也更整齐。
三、戴帽子的毛衣,帽子怎么织?
连帽子的毛衣都是编织好毛衣后再加上帽子的,具体操作如下:
所需材料:棒针、毛线。
1、首先,在领窝处挑起针,然后一直往上织。
2、然后,开始钩针循环针织法,从帽边开始织,织法递增递减交替,循序渐进的一直往上织。如下图所示。
3、再接着钩帽宽的长条,折好后一边缝上,准备后续缝在衣服的领窝上,如下图所示。
4、最后帽子就织完了,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
汉代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河东(今山西夏县)等地 。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
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有的还饰以金线。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帽子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