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抗菌处理,主要的方法:在后整理时,在轧槽中加入“抗菌剂”,经过定型高温,使抗菌剂吸附在纺织纤维中。从而使布料有抗菌的功能。这种方法,一般要考虑到:水洗会将布料中的抗菌剂洗掉,衡量的标准:水洗次数。
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不同类型的抗菌剂,原理也不一样。
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在纺织品领域使用抗菌效果如何、耐洗涤好吗?
可以的,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它是可以直接喷涂在皮肤的表面,起到消毒、抗菌作用,象有脚气、皮肤瘙痒等,有很好的抗菌消毒的效果。但是你在购买时请查询生产企业有无针对皮肤检测的报告。
搜一下: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在纺织品领域使用抗菌效果如何、耐洗涤好吗?
溴菌腈比起三唑类的杀菌剂优势在什么地方?
溴菌腈比起三唑类的除菌剂优势,是低毒广谱。溴菌腈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铲除真菌、细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且病有特效。广泛适用于果树、葡萄、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烟草、茶叶、花卉等多种作物,防治炭且病、黑星病、疮痂病、锈病、猝倒病、溃疡病、角斑病等多种真菌的病害。应用方式灵活,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还适用于湖泊环境处理的灭藻,改善渔塘水质。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剂型5%、及15%、及25%可湿性粉剂;25%、及20%、及10%乳油;20%糊剂;25%胶悬剂;0.5%、及1%、及10%粉剂;15%烟雾剂。适用范围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圆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三唑酮使用方法1、麦类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等麦类黑穗病: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湿性粉剂200克)的药剂;对锈病、白粉病、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每亩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则需60克)兑水75至100公斤喷雾。2、玉米、高粱丝黑穗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66至400克拌种。3、瓜类白粉病:大田用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至2次,温室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至2次。菜豆类锈病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至2次。
溴菌腈,化学品名: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是一种低毒广谱兼有杀菌、防霉、灭藻性能的化合物,能抑制和铲除细菌、真菌及藻类的生长。理化特性溴菌腈略有刺激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用途溴菌腈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铲除真菌、细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疽病有特效。广泛适用于果树、葡萄、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烟草、茶叶、花卉等多种作物,防治炭且病、黑星病、疮痂病、白粉病、锈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茎腐病、溃疡病、青枯病、角斑病等多种真菌性、细菌性的病害。应用方式灵活,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还适用于湖泊环境处理的灭藻,改善渔塘水质;纺织品、皮革等防腐、防毒等。外观 语音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粉末。 有效含量:≥ 95%,≥ 98%生产方法由丙烯腈制取2-亚甲基戊二腈,再与溴素加成制得溴菌腈。丙烯腈在催化剂存在下,于25至30℃二聚生成2-亚甲基戊二腈,然后将213g含量97%的2-亚甲基戊二腈,在100℃下通入溴素228g,至反应液呈淡黄色即为反应终点。再在反应液中加入分散剂,再加入一定量溶剂,边加边搅拌,析出颗粒状结晶,分层,移去溶剂层,抽滤,烘干得固体溴菌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