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
收藏网址 手机端
首页 > 市场动态 >详情

分析英国棉纺织业工业化的原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来源: 58家纺网 发布于:2024-12-17

分析英国棉纺织业工业化的原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分析英国棉纺织业工业化的原因及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棉纺部门发展.

因为纺织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中国人说的是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表明纺织业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而纺织工业又是劳力密集型工业,为了增加效率必须不断革新而同时又带动了其他与之有关的工业发展,如机械/电力/化工/冶金等等。

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为了现代化,多数都会从纺织工业开始着手,投资成本/资源/人才的投入都相对要低,同时又可以大规模解决就业问题而又媛和因为贫穷和社会资源相对缺乏的社会矛盾。

现代化发展从纺织工业开始是最廉宜的起步模式,但发展到一个阶段,社会相对发达稳定之后就必须转型,向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智慧型工业/服务业发展,几乎是每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全球进入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来,世界各国家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选择了不尽相同的工业化模式。

1. 内生型工业化模式:英国和美国

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工业文明,其工业革命是自发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模式一般被称为内生型工业化,是一种特殊的模式。美国的工业化的动因主要也来自内部压力,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

英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相对漫长的过程。她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先是圈地运动,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率先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农业的先橡唤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充足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这时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开始了开辟广大的世界市场,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蒸汽机的发明正式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技术革新大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以纺织业为先导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与其并行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业中。利润的驱使,使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取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对英国人来说,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几乎是浑然一体,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工业化。

美国的工业化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英、美两国的发展还有许多共同点,除了它们都属于一种内生型的工业化模式外,语言、文化、政治传统、以及宗教信仰方面类同,都占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有一个适宜工业化发展的政治机构和相应的社会组织,都能获取工业化所需的原材料。所以通常人们型渣把英美梁租凯两国的工业化模式合称“英美模式”。

英美工业化模式的共同特征,是政府较少介入的“自由放任”的态度。这种模式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所倡导的自由经济理论。英美模式在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放任自流”也导致了一次次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每次危机发生的时候,两国都需花较长的时间才把失误纠正过来。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和机遇。随着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约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份额地区全面开放,将会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而未来孙卖几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上升区间,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这将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带来有利的国际市场保障。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80%左右的中国纺织品在国内消费。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纺织企业应克服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调整的困难,抓住纺织行业发展的机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遏制低效产能的盲目扩张,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的步伐,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使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跨进。

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这与全球信用危机以及美国、欧盟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一致,将对服装零售业带来冲击。美元急贬、原油价格跌宕起伏以及中国纺织品输欧即将解除设限,都宣告着重大的改变。受美国经济走缓的影响,企业销售将出现衰退现象。而由于美、欧可能实施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全球纺织业采购可能出现大幅变更的趋势。另外,还有不到3个月,针对纺织服装制品的配额制度就将结束。这一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制度的变化是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新挑战,这不仅带了希望和机遇,同时也带了极大风险。

伴随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瞎凯历萎缩,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我国纺织业正遭受着近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纺织行业生产企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难的窘境,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半停产的更多。这些,已给纺织行业构成严峻挑战。尽管纺织的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但国家淘汰低层次产品和企业的决心没有改变。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才是纺织行业走出困境的良方。

从国内纺织行业运行情况来看,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22.69亿元,比07年同期增长10.15%。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纱1,597.92万吨,同比增长9%;布累计产量417.32亿米,同比增长6.33%;服装累计产量151.59亿件,同比增长5.92%;化学纤维累计产量1,797.80万吨,同比增长2.44%。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出口达1,402.85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3.06%;进口达141.94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59%。预计未来5-10年纺织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会贯穿发展全过程。预计到2010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3600万吨,未来几年化纤行业产能和产量增速将保持在7%~15%之间。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

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

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中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则是所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化纤生产污染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另外,毛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分突出。化纤行业总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磨搜右。 2009年,欧美将更多地利用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社会责任标准等新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反倾销”将成为贸易摩擦主要焦点。对于出口增长,预测2009年纺织品出口仅能保持15%的增长。对欧出口稳定,但远远小于2005年;对美国出口可能下降,影响额约50亿美元。

由于出口以及产能过剩等原因,纺织行业2006年利润增幅有所回落,整体利润率将降到2.5%-3.1%之间。2005纺织品市场,在外销受阻的同时,内销市场其实并没有“吃饱”。内销利润已经几倍于外销。

2007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90,091,13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4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625,893,9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2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1,878,74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7%。

2008年1-2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70,235,31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4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55,274,90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7,551,66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14%;截至2008年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8,174家。

在出口方面,2007年1-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7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比2006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56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9%;服装出口115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高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质量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纺织业业内专家认为,从中国环境看,纺织业难点是“三率两价”,即利率、出口退税率、汇率和劳动力价格以及原材料价格。除此之外,还有加工贸易保证金和棉纺织企业棉花增值税、进项税、和销项税税率不相统一的政策。

汇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带来的压力更大、影响更深远,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经成了令出口企业谈之色变的最大利空因素。企业提价空间已经接近极限,出口数量已经在下降,再度提价只会导致订单向其他国际市场转移。

出口退税率。所谓出口退税主要针对一般贸易,非加工贸易,从理论上讲可下调出口退税率对抑制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的作用更直接。不过,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利润率也较低,过猛的调整出口退税,大批纺织企业难以承受。

利率。面临通胀压力,银根紧缩已经成为针对全盘经济的货币政策,纺织业处困境之中,银行清楚知道这一点,所以大型纺企从银行贷款也很有难度了。

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在纺织企业的成本中,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约为60%至70%,人工成本约占10%至15%,中国原材料价格2008年更是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此外,2008年7月1日起中国销售电价提高2.5分钱/度,纺织行业一年就将增加用电负担约37.5亿元。人力成本的上涨幅度每年也在15%至20%,新劳动合同法很多地方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纺企“招工难”情况加重。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环保等叠加到一起已经令企业的综合成本上升了20至30%左右。

纺织业发展到现在也烂闹兆进入了瓶饥租颈期,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细纱、自络、织布等主要生产环节,几乎每个环节现场电气设备和运行状况都无系统性的管理,单纯靠当班人员手动调整设备开启,无法做到合理用电、科学用电、经济用电;各生产环节对用电设备缺乏基础用电管理,电能质量的弯散控制、电能消耗分析和电能数据的管理;缺少设备台账、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检修记录等必要的整理和信息化的管理。进行能源监测和制定节能解决方案对纺织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 石河子天盛纺织厂
    石河子天盛纺织厂
    11-30
    没有上市。石河子一共就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都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新疆纺
  • 石河子属于新疆的北疆还是南疆
    石河子属于新疆的北疆还是南疆
    11-30
    旅游小贴士 1、石河子位处 北疆 中段,东南高西北低,山地、沙漠、平原为石河子的主要地貌形态,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2、石河子的夏季是
  • 新疆纺织企业有什么特点
    新疆纺织企业有什么特点
    11-30
    新疆纺织企业情况 通过对新疆部分棉纺织企业的调研,对本地区纺织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及其生产效率、单产情况、质量水平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