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纺织业的崛起分成三步。第一步是作为羊毛产地,向比利时佛兰芒的手纺业供应羊毛,当时欧洲的另一个纺织业中心,是意大利的自治城邦佛罗伦萨。正是在出口羊毛的价格竞争中,英国开始出现了被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第二步是三十年战争导致佛兰芒的衰落,手纺织中心转移到了英国东南部,带来了手纺行会的繁荣。第三步就是征服印度,消灭了欧洲市场的最大一个进口的竞争对手。
孟加拉(印度)的征服,随着欧洲市场直到亚洲市场的步步独吞,工业革命过程中的英国纺织业,一边带动着机械技术的进步,一面制造着手纺行业的迅速衰落。破产的手纺业工人一边成为宪章运动的主力,一边成为新兴的纺织厂的廉价劳动力。机械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在采煤、炼钢、食品(渔业加工)等方面,同样挤逼着其他行业的手工制造行会,同时令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向其他行会传播。
因此工业革命在英国崛起,并不是英国国内人权消费内需的拉动,的确是殖民主义外需的,高利润市场的拉动,作用到劳动力相对稀少的英国纺织业上的结果。这几个条件是西班牙和荷兰等早前的殖民帝国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