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织工业部还有吗?
现在好像听的少,但还是有的。
不过现在对行业指导比较多的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二、兰溪市纺织行业协会有编制吗
有。兰溪市纺织品行业协会是经民政部正式注册登记的协会,是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唯一的全国性协会,是有一定编制的,兰溪市纺织行业协会因工作需要,现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三、gb/t32610口罩是什么标准
gb/t32610口罩是民用口罩卫生标准。是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起草制定的团体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归口管理。标准的颁布实施将为相关口罩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便于消费者选择适用的口罩。
gb/t32610口罩是民用口罩卫生标准。是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起草制定的团体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归口管理。标准的颁布实施将为相关口罩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便于消费者选择适用的口罩。
四、为什么你还买不到口罩?
如果你只剩一只口罩,
你是给你老婆,
还是给你妈妈?
想必这是这个寒冬里所有人的尴尬。
这个春节,口罩成为最珍贵的礼物,排队买口罩、到点抢口罩、摇号领口罩…全城找口罩,再加上75%酒精、洗手液、消毒水...线上线下药店全部售罄。个人卫生护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时间推进到2月下旬,大部分企业都迎来了返工潮,社会运转的齿轮慢慢开始转动。但是钟南山院士表示,目前疫情还未到拐点,二月末将是疫情的关键节点,这给已经上班通勤的卫生保护带来了最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填补公共卫生资源,许多率先复工的企业都开始跨界生产口罩。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积极行动的车企。
2月5日,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集团零部件公司启动口罩生产项目,公司高管考察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快裕达,并派遣广汽技术人员前往学习防护口罩生产设备成型、焊接以及机械、电气等相关技术和生产流程。
5天后,广汽就组装出一条自动化的口罩生产线;2月11日,广汽完成首台口罩生产设备的现场安装与调试;2月17日,完成无尘车间的改造;2月20日,广汽自制口罩正式量产,首批启动5条生产线,初期日产能25万只。
按照广汽的进度计算,到本月底,将有30台口罩设备投产,最终总产能可达到300万只/日,其中广汽自制产能将达100万只,其余设备将由广州市政府协调给其他企业进行生产作业。
————————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计划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此次联合转产口罩的公司是上汽通用五菱的下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有限公司。
在此次合作中,由国家开发银行负责提供5000万元贷款支持项目运行,广西建工集团负责将广西德福特科技原生产汽车NVH隔音棉的车间改建为20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而上汽通用五菱则将在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设备保障、质量管控、包装等方面提供人员及技术支持。
“2月底无尘车间建成后,将批量生产用于专业医疗用途的口罩”,上汽通用五菱方面表示,“无尘车间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包括4条N95生产线、10条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
按照上汽通用五菱的生产设备、人工等资源的配置情况计算,五菱口罩的日生产量预计可以达到170万只。
————————
紧随五菱和广汽之后,比亚迪也在2月8日宣布将调配资源,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援产口罩和消毒液,满足当前对防护物资的需求。此次负责生产消毒液和口罩的分别为比亚迪中央研究院和比亚迪电子事业群第九事业部。
“口罩预计2月17日量产出货,到本月底产能具备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比亚迪方面对媒体表示,“目前在积极审批认证(医疗物资类的生产及准入资质),政府也对紧缺物资开辟’绿色通道’”。
2月21日,汕尾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新增经营范围变更,新增业务为“口罩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此前,比亚迪多家子公司增加了“消毒液,医疗器械,工业防护用品”等相关业务,此次新增的“口罩生产设备”业务,或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的口罩产能。
——————————
三家车企都表示,首批医疗紧缺物资将定向捐赠给特定人群,如湖北一线工作人员,和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司机以及志愿者、机场及空乘人员等群体。后续将结合产能情况,对外平价供应。
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担心车企“跨界”生产医用口罩的专业度和安全性,怎么是造汽车的来产口罩呢?制作流程规不规范呢?卫生条件合不合格呢?
别担心,汽车工业被称为制造业的金字塔尖,自然有它的道理。或者说,车企转产医疗设备有充足的底气。
首先,车企本身都会预留部分用地,用于生产力的即时调控,这些预留用地刚好可以作为新的口罩生产车间使用。
医用口罩属于第II类医疗器械,生产需要在无尘车间中进行,这对汽车制造来说根本就是轻而易举,因为汽车的涂装车间本身就是标准的无尘车间。
以广汽的十万级无尘洁净车间为例,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0.5μm粒子数可做到不超过352万个。生产车间中,员工戴口罩,身着连体防护服并通过自动风淋门才能进入无尘车间进行作业。
一般来说,自动化口罩生产线由口罩成型机、口罩压合机、口罩切边机、呼吸阀冲孔机、鼻梁条线贴合机、耳带点焊机、呼吸阀焊接机等机体组成,包括物料接收、物料储存、物料配送、口罩本体加工、耳带焊接、口罩包装等流程组成。其中大部分流程都可以采用自动化执行,而这里也是车企的优势。
车企多年积累的制造业背景,沉淀了深厚的自动化与质量管控的经验,具备完整且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能经受起足够的检验。工作人员能够在简单培训后迅速投产,在大批自动化人才的助推下,不仅能够实现口罩快速稳定的产能爬坡,产品的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再说,这对车企本身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刚刚过去的2019年了,国内车市再遇退坡,2020年初又遇到这么艰难的开局,车企销量下跌的背后,是工厂产能的冗余,直接影响车企的相对成本效益。所幸,车企转产医疗设备,也是将过剩的产能重新进行分配,一方面能够为社会公共卫生贡献一份力,一方面能够将过剩的生产力合理发挥,一方面有机会稍微缓解现金流危机,最后还能为车企实现良好的口碑宣传,一石多鸟,何乐而不为。
相对于复杂的汽车工业来说,车企生产口罩简直就是用大炮打蚊子,工艺和流程都不在话下,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是到处买不到口罩呢?
——因为原材料。
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简称为SMS结构:里外两侧为单层纺粘层(S);中间为过滤层(M)。普通无纺布虽然是口罩的主料,但在功能性上它只是辅料,口罩的过滤核心是M层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合成材料。
熔喷无纺布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组成,纤维每根直径大约只有0.5~1.0?,通过随机交错织成一层。通过对这一层纤维进行“驻极处理”后,带有微弱电荷的过滤层能在佩戴者每次呼吸时,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用静电捕获新冠病毒所在的气溶胶。这才是口罩的核心部件。
然而,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2018年无纺布生产量约594万吨,但熔喷无纺布的产量却非常低。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的熔喷无纺布占比仅为0.9%。由此推算,截止2018年,国内熔喷非织造布的产量为5.35万吨/年。这些熔喷布不仅用于口罩,还用于环境保护材料、服装材料、电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
在紧迫的疫情之下,医疗制造业对熔喷无纺布的需求出现激增,原材料自然出现巨大缺口。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比亚迪的口罩生产线一天就需要5吨熔喷无纺布,目前也是到处在寻找熔喷布的货源。
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万只,而目前复工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日产1800万只以上,几乎满负荷运转。由于春节长假关系,上游物料、中游制造、下游物流三个分层都处于半休状态,没有在前期对熔喷布等关键物料进行大量储备,因故无法大量产出口罩满足消费者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公布的人口数据,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为14.05亿,其中国内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合计就业人口高达5.3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一只,全部复工后每天都需要5.33亿只口罩,就算目前第三产业几乎停滞,只有第二产业、医护人员和交通运输业就业人口,每天至少也需要2.38亿只口罩,也就是说,现有产能还不到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在年后的一周里,中国进口了口罩5622.8万个,此外还有各界海外人士自行购买的捐赠。但是到目前为止,口罩的需求还是十分紧张。未来的口罩供应是否能跟上,还是要依靠‘更多的转产企业’以及‘原材料的新来源’这两个关键。
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疫情的挑战时,不少车企都站了出来,为社会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其实落实到个人,我们做好自我保护,少出门、节约医疗材料,也是社会阻击疫情做了一份贡献。虽然这个冬天特别漫长,但只要团结一致,我们一定能迎来更温暖的春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