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机器换人”,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和设备占用面积,还能减少工序间的物流时间及周转中的二次碰伤。以利迅达机器人的五金机器人打磨抛光系统为例,在相同节拍下,五金机器人打磨抛光系统一天可以连续运转24小时,不仅比人工的效率提高近70%,还更好地保证产品稳定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1个工人同时可看多台机器。同时,这套系统还兼具占地小、低耗电、低售价等优点,不到2年就能回本。
实现机器换人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用谁的机器。我国在生产一般消费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并不明显。目前来看,机器换人主要还是用国外的机器来换人。而造成这种市场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的差距。
二是换掉什么人,谁来操作机器。机器换掉的是出卖体力的操作工,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人。懂得操作机器的仍是技术工人。如果缺少技术工人操作维修这些先进的机器,最后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三是换下的人去哪里?因为机器换人,传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将过剩,制造业将出现结构性失业。因此,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要把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统筹考虑,尽量减少阵痛,增加就业渠道。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劳动者,都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