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荣华公司介绍
印尼荣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亨龙 是这个吗? 他是赵安忠老先生的儿子。这个公司现在总部在香港
赵亨龙:1948年生于宁波,镇海骆驼镇人,系赵安中次子。现任香港荣华纺织(印尼)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管理该公司在印尼的纺织企业。曾多次随其父来家乡,并去过四明山区和海岛,对父亲热爱家乡的心愿感受最深,受影响也最大,迄今赵安中在宁波的捐资项目达100多个,其中以赵亨龙名义捐建的项目达50多个。还热心动员其他香港、台湾同胞支持家乡建设,引进捐资项目。1996年9月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就知道这些。希望能帮到你。
百科上看看
捐资11亿,引资2000亿,印尼华商把自己后半生都献给了故乡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香港的歌手张明敏以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亿万海外华人的心声。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吸引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消息传到印尼首都雅加达,56岁的林文镜兴奋异常,等了几十年,终于有了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机会,于是,马上着手安排回国考察事宜。
为什么说等了几十年。
实际上早在1953年时,林文镜就曾回过一次福州福清老家,感慨于家乡的贫困状态,就提出给家乡的生产队买拖拉机、农药、化肥。
不过,在那个年代,海外人士要捐款捐物给内地并不容易,通过香港几番周折,才算是把自己的心意落实到了家乡。
而之后,林文镜又想给沾亲带故的乡民们汇些救助的钱,但却一直没有渠道,直到1976年之后,才实现了这个愿望。
林文镜连续几年给老家溪头村捐了有几百万元,让不少人盖起了房子、娶上了媳妇,当一封封感谢信从老家传到雅加达时,林文镜很是欣慰,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回乡带着大家一起摆脱贫困。
而福州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就是林文镜等到的最好契机。
7岁就离开中国到印尼生活的林文镜,为何对家乡有如此深厚的眷顾之情,那就得从他的童年说起了。
1928年,林文镜才刚出生,父亲就不得不抛下他和母亲远赴南洋打工谋生,在他的记忆中,每当家里无米下锅时,都是靠着乡亲们的救济才度过难关。
后来父亲好不容易在印尼落了脚,他才跟着母亲到了印尼,但时常做梦都能梦到村头的老槐树、邻居家的小黄狗。
在印尼的日子也不好过,幸而那里福建人多,靠着老乡帮老乡,父亲才拥有了一个店铺,算是解决了生存问题。
但好景不长,就在17岁那年,父亲病逝了,林文镜被迫辍学接管了父亲的店铺,但一个10几岁的孩子,哪会做什么生意呢。
又是在老乡们的帮助下,林文镜才把店铺勉强撑起来,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商业能手,在他的心里,乡情胜过一切。
1965年,林文镜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华仁谊,从公司名字里也能看出林文镜作为华人的那份情谊。
之后进军食品、纺织、水泥、采矿、航运,并与另一个福建老乡林绍良合作创办了林氏集团,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印尼水泥厂、面粉厂,逐步成为了印尼富商。
心里一直装着家乡,林文镜始终没改国籍,于是在祖国敞开大门呼唤海外游子时,林文镜带着他的乡情和财富回来了。
1987年,林文镜带着考察团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虽然是抱着建设家乡的决心回来的,但眼前的景象还是不免让他大吃一惊。
彼时的福清就是一个农业县,当地的经济政策也是围绕农业展开的,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完全不具备任何投资条件。
但林文镜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毅然决定与当地政府一起从零开始改造家乡,并以个人的名义签下了一份“5年发展计划”的责任书。
目标定得让人不敢相信,林文镜在责任书中承诺要用5年的时间,让福清的总产值从4亿人民币提升到5亿美金。
林文镜不是说说而已,这次家乡之行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把印尼的生意都托付给了年轻的一辈,还婉拒了印尼总统邀请他任内阁部长的高位。
他对福清县政府明确表态:福清不脱贫,永不回印尼。
5年近10倍的产值增长,光靠农业肯定是不行的,林文镜打定主意要把福清改造为一个工业城市,而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工业区。
于是,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融”是福清的简称,“侨”代表了海外华人,林文镜希望在自己的带头下,在外的福清侨胞都能来一起建设家乡。
正如前面所说,福清彼时的基础设施条件太差,开发区虽然建起来了,但要招商谈何容易,于是林文镜得从基础建设干起。
没有路,林文镜捐建了一条长达10公里的进城大道。
没有像样的酒店,林文镜投资1000万美金,兴建了当时最高级的融侨大酒店。
没有港口,企业出口货物要先通过陆运拉到广州才能出海,林文镜则自己出钱,为入驻开发区的企业补贴运费。
为了招揽企业,林文镜充当了开发区的代言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海外资源,每个月都亲自带着外商或者考察团到福清,而发生的费用也是他个人掏腰包。
为了打消一些考察企业的顾虑,林文镜还自己出资入股占大头,并对投资商说:
就这样,在他不计投入的努力下,开发区短短时间内就聚集了80多家外商企业,融侨开发区初具规模。
也有朋友曾提醒他,你这样的干法,啥时候能收回成本啊,林文镜对朋友说:
就是这一句“此生无憾”,林文镜实现了5年前的承诺。
1992年,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福清的总产值也在那年超过了40亿。
不过,这还只是林文镜建设家乡的一个开始,因为他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工业区里的企业主要都是做外销,福清背山面海,要加快福清的发展,建一个港口是关键。
于是从1993年开始,65岁的林文镜花了大量的时间亲自考察海岸线,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在江阴半岛找到了适合的港口建设地。
说干就干,林文镜自己捐资组建团队,对江阴半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论证,之后他又带头成为了第一个投资人,并四处寻求投资方。
到2000年,港口终于启动开发,于是有了如今的江阴港。
正是在江阴港的支撑下,福清的经济发展速度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福清人甚至如此评价林文镜:
有媒体统计,林文镜为福清招揽到的投资高达2000亿。
而在投资建设的同时,林文镜还慷慨捐资。
福州市一医院的元洪门诊大楼建于1993年,是林文镜捐资1200万修的。
1994年福建闽江的北水南调工程里,林文镜捐了1个亿。
2000年福州建设的江滨公园、锦江生态园、锦江路,林文镜共计捐资4600万。
2004年为闽江学院捐800万,2005年为福建民间公益基金捐700万,2007年为福清侨乡博物馆捐1000万,2008年为汶川地震捐1600万,2009年捐5000万设立了中国华文教育基金。
如今,福清已经位居全国县域经济排名20强,只是林文镜已于2018年离开了我们,彼时连作为首善的福清老乡曹德旺也感慨:大哥走了!
回望林文镜90年的人生路,几乎半生都耗在了改造家乡上,正如他所说,人生在世,但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惭于地,他对家乡的无怨无悔,将会一直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