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纺纱流程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8个步骤。
1、除杂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还有由很长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
在纺纱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也称为纺纱原料的准备。原料的种类不同,杂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加工的方法和工艺亦不同。
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如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
2、松解
将杂乱无章、横向紧密联系的纤维加工成纵向顺序排列,而且具有一定要求的光洁纱线,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建立起牢固的首尾衔接的纵向联系。前者称为纤维的松解,后者称为纤维的集合。
纤维的松解是彻底解除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的横向联系.但是必须尽可能减少纤维的损伤。纤维的集合是使松解加工的纤维重新建立起排列有序的纵向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而且应使集合体内的纤维分布是均匀的,并同时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强度。
纤维集合体,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捻度。集合过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梳理、牵伸以及加捻等多次加工才能够完成。
3、开松
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广义上说,麻的脱胶也是一种开松。随着开松作用的进行,纤维和杂质之间的联系力减弱,从而使杂质得到清除,同时使纤维之间得到混和作用。
开松作用和杂质的去除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撕扯、打击以及分割等作用的合理配置渐进实现的。
4、梳理
梳理作用是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纤维的松解。梳理后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和作用更加充分。
但其中有大量的纤维呈弯曲状.且有弯钩,每根纤维之间仍有一定的横向联系。
5、精梳
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精梳机加工能够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和细小杂疵,促使纤维更加平行、顺直。化学纤维因其长度整齐、杂质少、伸直平行状态好,一般不经过精梳机的加工。
6、牵伸
把梳理后的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这个过程叫做牵伸。为纤维之间牢固地建立有规律的首尾衔接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牵伸会带来纱条短片段不匀,因此,需要配置合理的牵伸装置和工艺参数。
7、加捻
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
8、卷绕
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
总之,纺纱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开松、梳理、除杂、混和、牵伸、并合、加捻以及卷绕等作用,有些作用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来实现的。
扩展资料:
纺纱工艺发展史
1、双手搓捻
大多数天然纤维,例如羊毛、棉花等等,只有几长,所以必须先把它们搓成长纱,然后才能织布,最先采用这个办法的,大概是西元前9000年左右生活在米索不达米亚扎格洛斯山区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最先驯服绵羊的的民族。
在此时,大概只须用双手搓捻,就可搓出原始的羊毛纱。后来,亚麻和棉花纤维也被用来制造纱线,使得织品的种类更为丰富。
2、手工纺纱杆及锭子
从西元前7000年左右起,人类开始用燃杆(纺纱杆)和锭子纺纱。纺纱者一只手拿着上有纤维的捻杆,另一只手把纤维抽成一根松纱,绕在另一根棒或锭子顶端的凹槽。
锭子底下用扁平的石块或锭盘加重固定。纺纱者把锭子像陀螺那样旋转,锭子便把松纱燃紧成纱线,然后再把纱线绕在锭子上。此种方法沿用了几千年,所制造的一些纱线品质相当好。
3、纺车
纺车的出现对纺纱技术起了的重大的影响。一般认为纺车起源于中国,是由缫丝机演变而来。欧洲纺车的起源并不清楚,它们出现的年代较晚,最早记载纺车的年代约是在十四世纪左右。
十五世纪,在撒克逊(如今东德一部分)出现了一种经过改进的纺车,燃杆装在机器上,轮子用脚踏板操纵,这种机器可以同时纺纱和绕线,纺纱者于是可以腾出双手,减轻劳动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纺纱
纺纱工艺流程 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 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一)纯棉纱工艺流程 1. 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2. 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二)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 1. 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 →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涤纶:清花→梳棉→ 2. 精梳纱: 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 →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涤纶:清花→梳棉→预并→ 二、纱线产品分类及品种代号 (一)纱线产品的一般分类,见下表。 分类依据 分 类 使用原料的不同 纯棉纱线、纯化纤纱线、棉型混纺纱线、毛型混纺纱线 纺纱的方法不同 环锭纺纱线、气流纺纱线、静电纺纱线等 纺纱的工艺不同 梳棉纱线、精梳纱线、桃毛纱线 加捻方向的不同 顺手捻(s捻)、反手捻(z捻) 产品用途的不同 织布用纱线、针织用纱线、起绒用纱线、绳带用纱线、渔网用纱线、帘子布用纱线 (二)纱线粗细程度分类 类 别 号 数 英 制 支 数 粗号纱 大于32tex 18支及以下 中号纱 2030tex 1929支 细号纱 919tex 3060支 特细号 小于9tex 60支以上 (三)纱线品种代号,见下表。 品 种 代 号 品 种 代 号 经纱线 T 起绒用纱 Q 纬纱线 w 烧毛纱线 G 绞纱线 R 转杯纱线 OE 筒子纱线 D 涤棉混纺纱线 T/C 精梳纱线 J 棉维混纺纱线 C/V 针织汗布用纱 K 有光粘胶纱线 FB 精梳针织汗布用纱线 JK 无光粘胶纱线 FD 注:纱线在用代号表示时,一般原料代号、加工代号写在tex值前,用途代号写在tex值后。 三、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方法 1、有关定义 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长制(号数制),即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表示。一种是定重制,即以单位重量纱线的长度来表示。我国目前规定采用定长制。 (一)特克斯(tex)俗称号数,简称特。在公定回潮率(8.5%)时,1000米长的棉纱,它的重量是多少克,称为多少特。 Tex=G/L×1000 式中: tex特克斯(号) G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 L纱线试样的长度(米) 如1000米长度的棉纱重28克,则此棉纱为28特克斯(或号)。 (二)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9.89%)时,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几个840码,就称为几支棉纱。 Ne=L/(840×G) 式中: Ne英制支数 L 纱线试样长度(码) G 在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重量(磅) 如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32个840码,则此棉纱为32支。 (三)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8.5%)时,重1000克的棉纱,长度有几个1000米,就称为几支棉纱。 Nm=L/G 式中: Nm公制支数 G 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 L 纱线试样的长度(米) (四)旦尼尔:通常用以表示化学纤维及天然纤维的细度。在公定回潮率时,9000米长的纤维,它的重量有多少克,称为多少旦数。 D=G/L×9000 式中: D纤维的旦数 G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 L纤维试样的长度(米) 2、标示 纱线标示:原料成分、加工工艺、线密度、长丝根数、每次加捻的捻向和捻度、股线的组分数和缆线的组分数、用途。(见GB 8693-1988《纺织纱线的标示》、GB/T8694?1988《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捻向的标示》) (定长制)线密度 tex 旦尼尔 den (定重制)英制支数 公制支数 四、公英制换算 1、号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公式 tex = 590.5/Ne 或 tex = 583.1/Ne 2、号数与公制支数的换算公式 tex = 1000/Nm 3、号数与旦尼尔数的换算公式 tex = D/9 4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4.1 长度单位 公制:米(m)、厘米(cm)、毫米(mm)。 l米=100厘米=1000毫米 英制:码(yd)、英寸(in)。 1码=3英尺, 1英尺=12英寸。 换算:1码 =0.9144米,1英尺 =0.3048米,l英寸=2.54厘米=25.4毫米。 1米 =1.0936码 =3.2808英尺。 4.2 质量(重量)单位 公制: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英制:磅(lb)、盎司(oz)、格林(gr)。 1磅=16盎司=7000格林,1盎司=437.5格林。 换算:1磅=0.4536千克=453.6克,1盎司=28.35克,1格林=0.0648克。 1千克=2.2046磅,1克=15.432格林。 4.3 面积单位 公制:米2(m2)、厘米2(cm2)、毫米2(mm2)。 1米2=10000厘米2,1厘米2=100毫米2。 英制:码2(yd2)。 换算:1米2=1.196码2 4.4 力的单位 公制: 牛顿(N)、厘牛顿(cN)。 1牛顿(N)=100厘牛顿(cN),1千克力(kgf)=1000克力(gf)。 英制:磅力(lbf)。 换算: 1千克力(kgf)=9.807牛顿(N), 1克力(gf)=0.9807厘牛顿(cN), 1牛顿(N)=0.225 磅力(lbf)。 4.5 容积单位 公制:米3、升、毫升3。 1米3=1000升,1升=1000毫升3。 英制:加仑、码3。 换算:1米3=1.308码3,1升=0.22加仑,1加仑=4.546升。 4.6 面密度单位 公制:千克/米2(kg/m2)。 英制:盎司/码2(oz/yd2)。 换算:1千克/米2=29.4535盎司/码2。 4.7 纱线支数 单位:特克斯(tex)、旦尼尔(den)、英制支数(Ne)、公制支数(Nm)。 换算:1旦尼尔(den) =特克斯(tex)×9,英制支数Ne=590.5/特克斯(tex), 特克斯(tex)=1000/公制支数(Nm)。 4.8 织物密度 单位: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 换算: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0.254。